2月13日上午,信息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翟兴旺组织攀枝花市部分学生开展“行走的课堂”社会调研活动,一起走进了四川省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,共同追寻三线建设者们的“红色记忆”。通过“高天滚滚寒流急”“地动三河铁臂摇”“金沙水拍云崖暖”“而今迈步从头越”四个篇章,一件件鲜活的文物、一幅幅生动的照片、一个个微缩场景,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景象,重温了三线建设那一段峥嵘岁月。
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共分三层,共五个展厅,各种资料和实物有1万多件,是目前中国资料最多、布置最好的三线建设博物馆。跟随翟兴旺的讲解,学生们云游了博物馆,见证了60年代在美帝国主义妄图封锁和颠覆新中国的复杂局面下,毛主席决策和发动的以备战为核心的“三线建设”场面,学生在博物馆看到了各种各样以前使用的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品和劳动老照片,也看到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——“东方红一号”模型,学生感受到当年中国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,深切感受到了“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、团结协作、勇于创新”的三线精神,也被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深鼓舞,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。

作为当代大学生,信息学院学子将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勇于担当作为,把努力学习建设祖国和建设家乡为目标,以实实在在服务社会为宗旨,用实际行动去践行“三线精神”。